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判断下列为减轻环境负担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07 05:50: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
B.中部内陆地区
C.柴达木盆地地区
D.黄土高原地区
【小题2】图中M、N两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达
B.计划生育严格
C.草地资源稀缺
D.生态环境脆弱
同类题2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分析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③ 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 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读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
A.四川
B.湖南
C.广东
D.福建
【小题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
B.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异
C.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迁移
D.迁入省份生态环境良好
同类题4
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由上表可以看出( )
A.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D.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小题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5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小题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