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们的消费水平
【小题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4-25 07:1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
B.97.3万
C.105.6万
D.351万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市政
B.教育
C.劳动就业
D.土地资源
同类题2
读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消费水平
【小题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生活消费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同类题3
下为19820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比较说明广州、佛山城镇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大小。
(2)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升快的的主要原因。
(4)中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带来的正负效应。
同类题4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A.2025年
B.2050年
C.2075年
D.2125年
【小题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无影响
同类题5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地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承载力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