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02:100到107:100。下面图1是我国男女性别比,图是我国各胎性别比。读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图1中我国男女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90年和2000年男女性别比都偏高 B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安定
C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 D 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小题2】关于图2中我国各胎性别比情况及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三性别比>二胎>一胎 ② 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
③ 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 ④ 目前我国三胎现象还普遍存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小题1】关于图1中我国男女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90年和2000年男女性别比都偏高 B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安定
C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 D 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小题2】关于图2中我国各胎性别比情况及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三性别比>二胎>一胎 ② 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
③ 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 ④ 目前我国三胎现象还普遍存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阅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O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读“我国某省2011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 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 B.养老负担重 |
C.就业压力大 | D.劳动力短缺 |
人口年龄系数指不同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读“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年龄系数曲线图”,回答17~18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内容正确的是
【小题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时间依次是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内容正确的是
A.曲线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 |
B.曲线B为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C.曲线C为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 |
D.曲线D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A.1998年和2050年 |
B.2020年和2050年 |
C.1998年和2020年 |
D.2030年和2050年 |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图中可以看出,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中,首先开始转变的 ,这种转变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2分)
⑵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 ,这项指标在图中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 (填字母)(4分)
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 。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 工作取得的。但我国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⑴图中可以看出,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中,首先开始转变的 ,这种转变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2分)
⑵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 ,这项指标在图中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 (填字母)(4分)
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 。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 工作取得的。但我国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性港口城市。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族,据此回答题。
【小题1】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
【小题2】西藏自治区预测其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 )
【小题1】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
A.人口的迁移 | B.人口的出生率 |
C.人口的自然增长 | D.人口的死亡率 |
A.人口的出生率 | B.人口的死亡率 |
C.人口的迁移 | D.人口的自然增长 |
中国经济网2008年12月29日消息由于省外流动人口增长较快和提前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2007年常住人口已达9 449万人,首次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若m是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n是总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则
【小题1】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原因 | B.政治原因 |
C.经济原因 | D.文化原因 |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
2001年3月28日,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公布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12.95亿,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90年代相比,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阅读表中数据,回答小题。
【小题1】A~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小题2】对E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A | 大学程度 | +154% |
B | 高中 | +39% |
C | 初中 | +45% |
D | 小学 | -4% |
E | 大于65岁人口 | +1.3% |
【小题1】A~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
C.小学失业率上升 | D.文盲增多 |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
读“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与图中a、b、c、d四曲线排序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小题2】有关以上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与图中a、b、c、d四曲线排序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
A.瑞典是北欧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 |
B.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呈老年型 |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老龄化有所抬升 |
D.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老龄化加剧 |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1990-2009年,该省
【小题3】下列国家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 | B.自然出生率过高 |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 B.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
A.新加坡 | B.利比亚 | C.埃及 | D.柬埔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