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了人口分布剧烈变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当前题号:1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题。
【小题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小题2】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2“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回答小题。

【小题1】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
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小题2】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A.历史、文化差异
B.自然环境差异
C.经济发展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 )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B.工业化初期
C.二次世界大战D.20世纪70年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少儿抚养比是指某地区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0~14岁)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少年儿童的负担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下图中左图(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和右图(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从左图中可得出2006年我国少儿抚养比与1990年相比
A.减少了14.1%B.增加了7.9%C.减少了9.7%D.增加了14.1%
【小题2】右图中能反映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小于等于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示意福建省2000-2010年抚养比变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福建省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A.2000-2002'年之间B.2004-2006年之间
C.2006-2008年之间D.2008-2010年之间
【小题2】据捌料可以推断,福建省
A.企业“用工荒”加剧B.养老保障负担加重
C.T业化水平降低D.人口出生率上升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流动”行为为人口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做较短时期的停留, “迁移”行为为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长期居住,并完全融入目的地的生产系统和社会网络。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一般会经历若干个阶段:①乡—城流动 ②城—城流动 ③乡—城迁移④城—城迁移。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上述阶段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估计,2000~2050年美国人口将净增加1.58亿,比上个50年净增加的人口多3000万人。美国快速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
A.外来移民B.自然增长
C.人口流动D.领土扩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民政部2010年6月10日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加速阶段。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基数过大B.男女比例失衡
C.人口增长率过大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小题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小题3】下列不属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的是()
A.与印度相比,劳动力减少会使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竞争中处于劣势
B.国防兵员不足
C.青年负担过重
D.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