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1998年B.2004年
C.2010年D.2013年
【小题2】该城市2010-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大幅度变化
C.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D.主城区污染严重,重工业向卫星城迁移
【小题3】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35年,胡焕庸先生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将中国人口区划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之后该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它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据材料完成 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半壁人口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面积较小B.开发历史晚
C.交通不便D.自然环境恶劣
【小题2】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半壁人口死亡率较高B.西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东南半壁
C.西北半壁人口出生率较高D.东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西北半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超高速进行中的老龄化使得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逐渐转变为“银色产业的圣地”。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将超美国总人口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超美国总人口数,最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出生率低B.死亡率低C.老龄化严重D.人口基数大
【小题2】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企业劳动成本 ②促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阻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世界蛋白石之都”库珀佩地只有3500名居民,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库珀佩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15年,库珀佩地吸引人口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廉价B.矿产开发C.交通便利D.草原广阔
【小题2】库珀佩地的居民生活在地下,是因为当地(  )
A.淡水缺乏B.多沙尘暴C.气候炎热D.土地紧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可导致人口合理容量降低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B.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C.环境质量相对稳定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资料信息,判断影响王萍和Jack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经济因素和自然条件B.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和矿产开发D.交通条件和水源条件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③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小题2】非洲某原始部落处于①阶段时环境人口容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控制B.消费水平高C.文化水平高D.科技水平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是由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决定的(   )
A.年龄结构B.民族类型C.性别构成D.自然增长率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不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C.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D.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