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

【小题1】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 B.气候温暖 | C.森林茂密 | D.就业率高 |
A.甘蔗 | B.棉花 | C.大豆 | D.甜菜 |
进入2010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小题1】根据左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D.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我国自1980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政策。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表为2013-2017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导致()
【小题2】影响近五年一孩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导致()
A.出生人口持续增加 | B.出生率显著提高 |
C.一孩数明显减少 | D.二孩数显著增加 |
A.医疗设施状况 | B.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 |
C.居民收入水平 | D.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
“PPE 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 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右 中,a、b、c、d 四点代表的人口增 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 “PPE 怪圈 ” 的是
( )
【小题2】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 怪圈”的是( )

【小题1】在图右 中,a、b、c、d 四点代表的人口增 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 “PPE 怪圈 ” 的是
( )
A.a 点 | B.b 点 | C.c 点 | D.d 点 |
A.坦桑尼亚 | B.肯尼亚 | C.加拿大 | D.阿富汗 |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影响。根据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小题3】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 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 |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 D.全国流入人口前5均在东部地区 |
A.山东 | B.海南 |
C.福建 | D.广西 |
A.自然灾害 | B.就业机会 |
C.人口政策 | D.宗教信仰 |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状况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人口政策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里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读“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次婴儿潮相比( )
【小题2】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主要理由是( )
【小题3】从目前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受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小题1】三次婴儿潮相比( )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是因为出生率很低 |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所以出生人口最少 |
D.第二次婴儿潮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B.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
C.国家人口政策调整 | D.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受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注:人口承载状况是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1)此漫画反映了______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它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注:人口承载状况是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1)此漫画反映了______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它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下图为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是( )
【小题2】读图判断,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是( )
【小题3】有关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 B.产业革命以后 |
C.二战以前 | D.二战以后 |
A.甲类国家 | B.乙类国家 | C.贫穷国家 | D.富裕国家 |
A.1900—1950年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 |
B.1850—1950年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
C.1950—2000年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 |
D.20世纪末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低—低—低” |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过渡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老龄化严重的是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__________模式”,基本实现图中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阶段(填字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1)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过渡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老龄化严重的是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__________模式”,基本实现图中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阶段(填字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下表是2000年中国、日本、埃及三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表格中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小题2】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与最慢的是:
【小题3】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

【小题1】据表格中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0.76% | B.0.12% | C.1.85% | D.1.40% |
A.埃及 日本 | B.中国 日本 | C.埃及 中国 | D.中国 埃及 |
A.过渡模式→“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 |
B.“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过渡模式 |
C.“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
D.“三低”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