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以后
C.二战以前
D.二战以后
【小题2】读图判断,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是( )
A.甲类国家
B.乙类国家
C.贫穷国家
D.富裕国家
【小题3】有关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
B.1850—1950年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C.1950—2000年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
D.20世纪末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低—低—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12:2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近几年甲、乙、丙三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逐步向乙、丙转变
B.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逐步向乙、甲转变
C.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状况
D.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都是因为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导致的
【小题2】有关甲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三个年龄段中,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最少
B.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适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人口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型分布
D.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定小于0
同类题2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小题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小题3】“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3
为了延缓老龄化进程,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图为“1~31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B.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导致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C.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D.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发展有关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未来30年,我国人口发展将可能导致()
A.人口死亡率较口前更低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人口红利更加明显D电子装配业大量向我国转移
【小题2】为应对我国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口前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适当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D.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同类题5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育率较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年龄结构失衡
D.“养儿防老”的思想
【小题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小题3】20世纪7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
A.农村迁向城市
B.农村迁向农村
C.城市迁向农村
D.城市迁向城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