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
“短板”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右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第2题。

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下降D.自然增长率上升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柱状图(资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12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不利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负增长的是( )
A.巴西、古巴B.意大利、匈牙利
C.俄罗斯、美国D.日本、中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
①城市化进程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  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 “X、Y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问题。
 
人口密度(人/km2)
出生率(‰)
死亡率(‰)
X国
108
42
18
Y国
275
6
7
 
【小题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小题2】Y国可能是
A.印度B.俄罗斯C.德国D.坦桑尼亚
【小题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合理容量
A.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造成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由城市迁往城郊(“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小题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丙、丁表示四个国家,则逆城市化现象最明显的国家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甲、乙、丙、丁表示四个地区,则未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最具有优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