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如图1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2)。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2)图2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________。(4分)
(3)简述图1图2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如图1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2)。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2)图2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________。(4分)
(3)简述图1图2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图1是人口增长示意图,图2是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读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能反映二战后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状况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1分)
(2)不同类型的国家常常处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图1中的B国家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阶段,D国家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阶段。(2分)
(3)在图2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阶段,此阶段城市中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5分)
(4)图2中①、③阶段城市化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形成的原因却不相同,
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能反映二战后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状况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1分)
(2)不同类型的国家常常处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图1中的B国家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阶段,D国家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阶段。(2分)
(3)在图2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阶段,此阶段城市中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5分)
(4)图2中①、③阶段城市化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形成的原因却不相同,
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
【小题2】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小题3】和匈牙利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类型应该是( )

【小题1】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
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
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2题。
材料一:197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材料二: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

【小题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全为经济因素的是
【小题2】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对于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环境压力
材料一:197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材料二: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

【小题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全为经济因素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④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24—25题:

【小题1】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小题2】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小题1】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
B.加速增长阶段 |
C.增长减缓阶段 |
D.低速增长阶段 |
A.人口老龄化问题 |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下图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小题2】近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企业出现“民工荒”,加上美元贬值、油价攀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破产。从长远看,这些企业的出路在于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农村 |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
A.提高民工的工资水平 | B.吸纳海外移民 |
C.搬迁工厂,进行产业转移 | D.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升级 |
“闯关东”是指明朝以后,人们不顾官府禁令到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据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
【小题2】下列关于人口移动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
A.自然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经济因素 | D.宗教因素 |
A.人口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B.人口移动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
C.人口移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
D.人口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原因。下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X洲可能是
【小题2】现在,科威特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国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反映的X洲可能是
A.大洋洲 | B.欧洲 | C.非洲 | D.拉丁美洲 |
A.本国老龄化严重,缺少劳动力 | B.制造加工工业发达,工作机会多 |
C.石油收入大增,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 D.该国稳定繁荣,周边地区动荡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