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和人口数量除以资源人口容量。右图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示意图(2000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与人口密度呈()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西部负相关,东部正相关
【小题2】结合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有人口扩容的能力
②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③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动是主流 ④东部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会加快其经济发展,没有负面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00-2050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统计表(表中数据为百分比),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指标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0~14
24.84
20.25
18.83
17.17
16.21
16.09
15~59
65.07
67.49
64.34
59.23
56.22
53.93
60+
10.10
12.26
16.83
23.60
27.57
29.95
80+
0.89
1.33
1.85
2.71
4.43
7.00
100+
0.0009
0.0022
0.0045
0.0092
0.0172
0.0338
 
【小题1】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劳动适龄人口持续减少
B.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C.社会负担越来越重
D.青少年比重不断下降
【小题2】针对表中反映的主要人口问题,合理的应对措施是()
①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②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③继续完善社会养老等保障措施
④建立完善的儿童养育和教育服务体系 ⑤大量从国外移民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为(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和图乙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0年的前1O年和后1O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0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60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据表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移民人口数(人)
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
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

11048064
4.8
7.7

45785090
19.8
14.3

7824131
3.4
12.4

7826981
3.4
83.7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俄罗斯、美国、英国、阿联酋B.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
C.俄罗斯、美国、阿联酋、英国D.美国、俄罗斯、英国、阿联酋
【小题2】表中④国家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②缺乏靑壮年劳动力  ③移民政策宽松
④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 ⑤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1954年B.1960年C.1963年D.1995年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
A.高——高——低模式B.低——低——低模式
C.低——低——高模式D.高——低——高模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③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④地域开放程度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乙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B.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C.人口总量先减少后增加
D.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小题2】图中丁最可能反映是哪个省区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江西B.河南C.广东D.安徽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小题2】引发图中所示人口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
【小题3】近年来,上海市郊鲜花种植业的规模和品种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外省市甚至国外的花卉也进入了上海。导致这种局面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改变
C.市场需求的增加
D.土地价格的上涨
【小题4】近年来,世界各地花卉得以进入到上海的原因是
A.劳动力素质比上海高
B.科技水平比上海高
C.关税政策的改革
D.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表,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和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单位:万人)
年份
2010年
2014年
常住人口总数
1961.2
2151.6
其中
户籍人口
1256.7
1332.9
外来常住人口
704.5
818.7
(1)表中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主要来自 增长。
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朝阳区和海淀区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百万,昌平区排在第三位,形成多个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中村”,如图所示。

(2)“城中村”一般具有交通便利,租金低廉的特点,但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容易出现 等城市问题。
(3)北京市提出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下的目标,主要是考虑北京市的     条件,尤其是 资源的承载能力。
(4)在控制人口的同时,北京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选择填空)。
A.实施南水北调——提高地域开放程度
B.加强污水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更多开辟农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D.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 )
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极高死亡率,很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