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动会受到人口乡一城转移、生育率的变动、死亡率的变动和期初年龄结构四个因素的影响,读 2000~2010 年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中均起主要作用的是( )
【小题2】由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及其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大致可知( )
①人类生育率下降 ②寿命延长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④社会进步

【小题1】在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中均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期初年龄结构 | B.生育率的变动 |
C.死亡率的变动 | D.人口乡一城转移 |
①人类生育率下降 ②寿命延长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④社会进步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读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省“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A.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 B.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
C.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D.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
2011年4月28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正式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小题2】“80后”成为劳动人口主力军表明
【小题1】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城市建设和市场繁荣 | B.活跃了铁路交通运输 |
C.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 D.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
A.我国的老龄化严重 | B.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 |
C.我国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 D.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
下表是2014年浙江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部分地区主要数据。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以上各市中,2014年杭州市人口死亡率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根据材料,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地区 | 常住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城镇人口比重(%) |
全省 | 5508 | 10.51 | 5.51 | 64.87 |
杭州市 | 889.2 | 10.1 | 5.0 | 75.1 |
嘉兴市 | 457.0 | 10.4 | 5.7 | 59.2 |
湖州市 | 293.0 | 9.0 | 7.0 | 57.4 |
金华市 | 543.7 | 11.2 | 5.6 | 63.3 |
衢州市 | 212.4 | 10.3 | 6.4 | 49.0 |
丽水市 | 213.1 | 11.4 | 5.9 | 55.2 |
【小题1】以上各市中,2014年杭州市人口死亡率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 | B.外来人口多 |
C.青少年比重高 | D.医疗卫生条件好 |
A.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镇人口比重 |
B.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
C.湖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出生率最低 |
D.衢州市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 |
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读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各题。

【小题1】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小题2】从图中看出,与2000年相比2010 年丁省(区) ()

【小题1】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 B.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
C.养老负担严重 | D.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
(26分)
材料一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
京津冀产业结构状况对比(2013年)

(1)运用材料,比较河北省和北京的区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差异。(10分)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限制开发”的原因。(6分)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10分)
材料一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
京津冀产业结构状况对比(2013年)
| 总产值 (亿元) | 第一产业占比(%) | 第二产业占比(%) | 第三产业占比(%) |
北京 | 19500 | 0.8 | 22.3 | 76.9 |
天津 | 14370 | 1.3 | 50.6 | 48.1 |
河北 | 28300 | 12.4 | 52.1 | 35.5 |

(1)运用材料,比较河北省和北京的区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差异。(10分)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限制开发”的原因。(6分)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10分)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甲 |
B.出生率最低的是乙 |
C.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 |
D.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该省

【小题1】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B.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C.自然灾害增多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A.人口数量下降 |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
C.人地矛盾日趋紧张 |
D.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
下表为我国湿润半湿润区各温度带的年生物量、可承载人口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所列“可承载人口”的测算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小题2】表中的“最大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温带 | 197800 | 45480 | 237 |
亚热带 | 410200 | 101900 | 426 |
热带 | 22400 | 5600 | 486 |
【小题1】表中所列“可承载人口”的测算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社会 | B.资源 | C.经济 | D.技术 |
A.相对性 | B.临界性 | C.警戒性 | D.有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