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1980年到2010年期间,该国
【小题2】依据该国人口变化趋势,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小题1】自1980年到2010年期间,该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 |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
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化不大 |
A.大幅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B.解决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
C.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D.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下图为“2012年我国人口部分年龄段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小题2】以下产业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小题1】图中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A.死亡率上升导致人口总数下降 |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C.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 | D.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
A.电子装配业 | B.汽车制造业 |
C.金融服务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小题2】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小题3】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小题1】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低-低”模式 |
D.“低-高-低”模式 |
A.原始文明时代 |
B.农业文明时代 |
C.工业文明时代 |
D.环境文明时代 |
A.原始文明时代 | B.农业文明时代 |
C.工业文明时代 | D.环境文明时代 |
(原创)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发现广东等沿海省份的人口中,来自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的外来人口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四川等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等地的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四川等地人口外迁 ④生态移民较多
①四川等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等地的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四川等地人口外迁 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三种生产概念图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材料


三种生产概念图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
B.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减弱 |
C.在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因素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
D.在社会经济因素一直以来就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下图为韩国1980-2005年不同年龄段生育率变化图,可知此期间该国


A.各年龄段生育率均呈下降趋势 | B.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
C.生育高峰年龄段发生明显变化 | D.有推迟生育的趋势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联接两个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新春过后,在沿海甚至江西、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招工难”现象,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可能提前到来了。据此完成题。

【小题1】有关中国 “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的特殊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下列工业部门受“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影响较大的是 ( )

【小题1】有关中国 “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的特殊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计划生育,导致老龄化加剧 |
B.由于计划生育实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 |
C.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D.因城市化速度较快,导致乡村人口减少 |
A.大飞机制造 | B.钢铁工业 | C.玩具制造 | D.高档时装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胎”)政策。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住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小题2】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与不实行该政策相比,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小题1】住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A.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
A.老年人口抚养比下降 |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 |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