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容易形成堰塞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堰塞湖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位置见下图)因连续降水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蓄水量达2.9亿立方米,对下游造成了巨大隐患。

(1)描述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容易形成堰塞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堰塞湖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圣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可知,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的河流,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启了全流域综合整治,木兰溪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变成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木兰溪下游地区易出现重度洪灾的自然原因。
(2)说出木兰溪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

(1)分析木兰溪下游地区易出现重度洪灾的自然原因。
(2)说出木兰溪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
辽宁省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简述辽宁省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辽宁省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分析甲地成为辽宁省受洪灾影响最大地区的原因。
(4)为减轻洪灾影响,概述当地可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据统计,辽宁省自有连续资料记载以来的220年,全省共发生洪水灾害139次,其中特大洪水灾害19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辽宁省东部的山区为追求经济利益,在山上开采矿石,或毁林种田等。一些地区侵占河道建房或种植作物,乱倒建筑、生活垃圾,造成河道阻塞。

(1)简述辽宁省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辽宁省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分析甲地成为辽宁省受洪灾影响最大地区的原因。
(4)为减轻洪灾影响,概述当地可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 | 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 |
C.大气环流变化显著 | D.季风气候正常反应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⑤打机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下右图)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 2017年11月18日,这个地区曾发生过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最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A.a | B.b | C.c | D.d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 B.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 | D.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 | B.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 |
C.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 | D.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 |
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斜坡多,陡坡相对少,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
A.滑坡、降雨量、崩塌 | B.崩塌、滑坡、降雨量 |
C.降雨量、滑坡、崩塌 | D.降雨量、崩塌、滑坡 |
A.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
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
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
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 |
乙国在历史上曾经是甲国的一部分,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分析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1)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分析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小题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人口外迁
②房屋加固
③组建志愿者队伍
④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 B.洪涝 | C.旱灾 | D.寒潮 |
①人口外迁
②房屋加固
③组建志愿者队伍
④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