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①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地质地貌灾害 | B.气象灾害 | C.生物灾害 | D.海洋灾害 |
A.复杂性 | B.群发性 | C.潜在性 | D.突发性 |
2018年10月11日凌晨,位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垮塌,金沙江干流被垮塌山体阻断形成堰塞湖。到11日15时,堰塞湖蓄水近1亿立方米,金沙江下游流量一度仅为上游来水量的十四分之一,下图为该堰塞湖实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此次山体垮塌主要是由于
A.进入旱季,植被稀疏 | B.地形崎岖,岩石破碎 |
C.台风登陆,狂风暴雨 | D.人类干预,修建道路 |
A.水土流失加剧 | B.河流泥沙沉积 |
C.河上桥梁冲毁 | D.地质灾害增加 |
A.遥感(RS) | B.地理信息系统(GIS) |
C.全球定位系统(GPS) | D.北斗导航系统(BDS) |
“民垸”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居住地,它就是在湖泊、湿地和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们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998年它助长了洪水的肆虐。其原因是( )
A.它改变了地面状况,增大了降水量 |
B.它影响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蓄水分洪功能 |
C.它改变了长江水的补给类型,加大了洪水来量 |
D.它破坏了湖泊大堤,降低了防洪能力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甲所在国家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下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下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甲所在国家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Y市附近河流主汛期在一月还是七月,为什么?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1)Y市所在地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Y市附近河流主汛期在一月还是七月,为什么?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最为常见的是
【小题2】有关气象灾害损失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最为常见的是
A.旱涝 | B.寒潮 | C.台风 | D.冻害 |
A.各时间段直接经济损失一直在增加 |
B.每十年的百万人口死亡率变化不大 |
C.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值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多 |
D.GDP的损失率降低主要得益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
2017年全国有5515万人因洪涝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43亿元。下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与原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2】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小题1】下列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与原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下游高——冬季降水强度大 |
B.东部较西部高——受夏季风影响大 |
C.北方较南方高——降水时间长 |
D.平原较山区高——排水速度快 |
A.修建水库 |
B.植树种草 |
C.修筑梯田 |
D.平整土地 |
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城市密集 | 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 |
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 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
下图为“我国主要蓄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 | B.降水量少 | C.河网密度小 | D.平原面积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