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的少数民族一般都爱择水而居,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 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贵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 4-10 月,但是据贵州省山地气候研究所统计,贵州旱灾频繁,缺水严重今年7月,遵义市和铜仁市大部、黔东南州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9成,出现大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下图为贵州省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简要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2)贵州省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农业缺水严重,旱灾频繁。分析贵州省旱灾频发的原因。
(3)贵州地表水资源日益短缺,分析水资源短缺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1)由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所组成的水循环是 循环,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序号)。
(2)甲处地貌的名称是 ,该地貌的突出特征有 。
A.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石林、峰林广布 D.高山深谷,河流众多
(3)火山、地震成灾的直接危害有 (多选)。
A.破坏建筑,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B.山洪暴发,危及人员财产安全
C.改变地表,阻断交通 D.狂风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4)列举2个地震发生时有效的避灾方法。
(5)环节③的形成与大气成分密切相关。该大气成分主要有 (多选)。
A.水汽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杂质
(6)举两例说明水循环中④环节的地理意义。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 mm~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湄南河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全长 1352 千米,是泰国第一大河,首都曼谷就坐落在湄南河的入海口处。首都曼谷所在的泰国南部地区洪灾危害严重,如 2011 年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 700 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受洪水影响。图a 和图b 分别为泰国地形图和曼谷气候直方图。

(1)描述泰国北部的地形特点。
(2)简述湄南河上、下游段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2011 年曼谷附近遭遇持续 4 个多月的严重洪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它有效地处理泥沙的原因可能有
A.由于宝瓶口为收窄断面,流速快,输沙量少 | B.内江流速慢,含沙量小 |
C.洪水期外江流量增大,易带走泥沙 | D.飞沙堰对泥沙起阻挡作用 |
A.河道宽 | B.流速慢 | C.河床浅 | D.河床深 |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②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材料一:近年来,地处长江干流与汉江交汇口的武汉市内涝颇为严重。武汉曾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但如今中心城区现存湖泊只剩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存带“湖”的地名。针对武汉内涝严重的问题,有专家提出了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武汉和重庆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武汉与重庆气候资料(表1与表2)
表1 重庆(29.6°N,106.5°E,海拔260m)气候资料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1961~1990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2 武汉(30.6°N,114.1°E,海拔23m)气候资料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1961~1990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大型电源地。请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明显变化。
(3)请从调入区的角度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总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5)结合资料,分析近年来武汉城市内雨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小题1】下图中正确反映台风“天鸽”登陆广东前后的天气状况的是
A.![]() | B.![]() | C.![]() | D.![]() |
A.地表径流 | B.水汽输送 | C.降水 | D.蒸发 |
A.台风中心穿过湖南 | B.福建日降水量最大达lOOmm |
C.“天鸽”风力渐强 | D.东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

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及自然原因。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该地出现降水差异的成因。
(2)图示黄麻产区洪涝灾害多发,请说明原因。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工业的有利条件。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根本原因是()
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 |
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
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
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 |
A.洪涝 | B.干旱 | C.热带风暴 | D.寒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