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等。针对北方“干燥少水”的环境特征,本次选定的3个县均环绕白洋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作为滞洪湖泊,白洋淀以往“十年九涝”。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上游陆续建成134座大中小型水库。20世纪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6次干涸,特别是1983—1988年连续5年出现干淀,使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呈衰竭态势;90年代后,经过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逐渐出现了生机和活力。

(1)分析1958年以前白洋淀“十年九涝”的原因。
(2)推测在20世纪90年代前,当地为维持白洋淀生态环境可能采取的措施。
(3)分析白洋淀在雄安新区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8.读“清代我国死亡千人以上灾害分布图”,判断图例中1~4表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A.地震、风暴潮、洪涝、干旱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
C.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使该河流洪水灾害发生几率提高的人类活动是(  )
A.在河流滩地上修筑定居点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
D.迅猛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茶树是常见的一种经济作物,它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阳怕涝。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简单说出M河流上下游不同河段开发的方向及依据。
(2)依据材料,说出该区域茶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3)简述该区域陡坡开荒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某类自然灾害(X)分析模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台风B.内涝C.泥石流D.塌陷
【小题2】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增大B.排水设施落后
C.地质灾害频繁D.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小题2】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东部平原地区D.盆地高原地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所示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点。
(2)该省甲河以南的气候类型为 ,甲河以北的耕地类型为
(3)分析甲河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个区域(下图所示)。据统计,从1450 年—1979 年间,其北 部三区域水旱灾害年数为200—300年,南部两区域水旱灾害年数为100—200 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南省的五个水文气象区域( )
A.界限具有明确性B.特点具有一致性C.区内具有相似性D.区间具有独特性
【小题2】造成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频发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的空间分布B.降水的空间分布C.气温的时间变化D.降水的时间分配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单位:次)等值线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
(3)写出右图中三个干旱高发区。应对干旱应釆取哪些工程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完成下题。

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