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1987~2002年,博斯腾湖流域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过程加速 | B.海陆间循环量减少 |
C.陆地内循环过程加速 | D.陆地内循环量减小 |
A.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 B.流域内气温降低 |
C.上游引水过多 | D.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殆尽 |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由四周向中间 | B.属于内流河,流量较小 |
C.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D.水系发达,河运便利 |
A.交通 | B.资源 | C.河流 | D.气候 |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产量大,商品率高。甲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
(1)比较图中丙、丁河段结冰期长短差异,并说明这种差异产生的影响。
(2)简析图中城市分布的显著特征。
(3)同为小麦输出港,与乙港相比,简述甲港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③大量燃烧化石能源 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⑤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③⑤ |
A.发展节水农业 |
B.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
C.进行人工降雨 |
D.保护和恢复植被 |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A.R1流速快于R2 | B.R1径流量大于R2 |
C.R1含沙量小于R3 | D.R2结冰期长于R3 |
A.①、②两地 | B.②、③两地 |
C.③、④两地 | D.①、④两地 |
下图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2)全球气温上升对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为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提出改善措施。

【小题1】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是( )
A.岛国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
C.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
D.降水量少,淡水资源的补给量少 |
①珊瑚退化 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③雾霾严重 ④水土流失
A.① ② | B.③ ④ | C.② ③ | D.① ④ |
左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水循环过程,右图示意左图中某一河段(虚线表示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左图中的线段上用箭头标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左图中甲地貌是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3)右图的河段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_(“平原”或“山地”)。
(4)右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在弯曲河段偏向河流的______(“凹”或“凸”)岸,这是因为凸岸受________(“侵蚀”或“堆积”),河床较浅,而凹岸则相反。
(5)右图中①、②两地中,可能最早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_地,适合布局港口的是____________地。
(6)左图中的河流是否有结冰期?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