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南美洲简图。

材料三:看下图

(1)材料二图中洋流①的成因是_________ ,在该大洲西海岸形成了世界著名_________渔场。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洋流在此次企鹅从南非大迁移至巴西中起了作用?
(2)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特点是?全球气温变化特点是?
(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材料一: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南美洲简图。

材料三:看下图

(1)材料二图中洋流①的成因是_________ ,在该大洲西海岸形成了世界著名_________渔场。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洋流在此次企鹅从南非大迁移至巴西中起了作用?
(2)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特点是?全球气温变化特点是?
(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在第四纪时期(距今260万年),这里曾冰川广布,图中半岛是当时北美三大冰川中心之一。该半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1)图中峡湾地形是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纽芬兰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为什么?
(3)说明该半岛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该半岛地形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1)图中峡湾地形是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纽芬兰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为什么?
(3)说明该半岛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该半岛地形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读图 “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洋流是
【小题2】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小题3】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小题1】图示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 B.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
C.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 D.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
A.附近渔场减产 | B.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
C.沿岸气候变干 | D.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
A.生态环境改善 | B.冰川面积缩小 |
C.环境承载力加大 | D.太阳辐射增强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略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的地貌类型及判断理由。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C地周围灌渠发达的原因。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的地貌类型及判断理由。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C地周围灌渠发达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所示地质构造名称。
(2)说出甲处地形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区域水汽输送环节的影响。
(4)描述图中R河段的水文特征。

(1)说出图中所示地质构造名称。
(2)说出甲处地形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区域水汽输送环节的影响。
(4)描述图中R河段的水文特征。
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 ( 图甲) ,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


(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
(2)根据图10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
(3)根据图11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


(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
(2)根据图10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
(3)根据图11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L湖为内陆淡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冬半年比,L湖夏半年
【小题2】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尼日尔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1】与冬半年比,L湖夏半年
A.水位较高 | B.流域较小 |
C.盐度较高 | D.蒸发较弱 |
A.地形 | B.气候 | C.政策 | D.市场 |
A.气候炎热 | B.地形平坦 |
C.交通不便 | D.洪涝频繁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有人建议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你认为该建议是否合理并简要分析原因。
(4)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也很大,但湖水却是淡水。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感不解,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 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疚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材料四 乍得湖地区略图和不同年份同一时段乍得湖卫星影像示意图。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有人建议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你认为该建议是否合理并简要分析原因。
(4)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
图甲是我国3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图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横线上。
①太湖平原 ②洞庭湖平原 ③江西 ④河南省 ⑤四川盆地 ⑥塔里木盆地
A经济地带是______ B经济地带是______C经济地带是______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3)福建、江西两省山区聚落分布相对______(分散或集中);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聚落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塔里木盆地的沙土肥力较低是因为土壤含有的______少;浙江地区的水稻土肥力较高主要是由于______对当地土壤的改造。
(5)近20年来,江西与浙江之间存在大量农村人口迁移,两省间的迁移方向是______。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横线上。
①太湖平原 ②洞庭湖平原 ③江西 ④河南省 ⑤四川盆地 ⑥塔里木盆地
A经济地带是______ B经济地带是______C经济地带是______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3)福建、江西两省山区聚落分布相对______(分散或集中);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聚落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塔里木盆地的沙土肥力较低是因为土壤含有的______少;浙江地区的水稻土肥力较高主要是由于______对当地土壤的改造。
(5)近20年来,江西与浙江之间存在大量农村人口迁移,两省间的迁移方向是______。
读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及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完成下题。

【小题1】聚落分布北多南少是因为北部地区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夏季降水丰富 ④远离火山地震带 ⑤气候温暖
【小题2】图中甲河

【小题1】聚落分布北多南少是因为北部地区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夏季降水丰富 ④远离火山地震带 ⑤气候温暖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A.径流量稳定 | B.水能资源丰富 | C.航运价值较高 | D.以冰雪融化补给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