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甲、乙两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甲图地区聚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
B.乙图为河口三角洲 |
C.甲图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
D.乙图地貌位于山地河流出山口处 |
A.聚落规模一般比平原地区大 |
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山顶附近 |
C.聚落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
D.聚落一般沿宽阔的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小题3】根据材料,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
A.地壳运动 | B.流水侵蚀 |
C.流水沉积 | D.岩浆活动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200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发布了“巴厘岛路线图草案”,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材料二:

(1)简要描述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简要说明巴厘岛多火山的原因。
(3)指出“巴厘岛路线图草案”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材料一:200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发布了“巴厘岛路线图草案”,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材料二:

(1)简要描述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简要说明巴厘岛多火山的原因。
(3)指出“巴厘岛路线图草案”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下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国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冰川对科尔科瓦多湾地区地貌形成的作用。
(3)说出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有人认为应扩大甲国南部港口规模,营造世界大港。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1)甲国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冰川对科尔科瓦多湾地区地貌形成的作用。
(3)说出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有人认为应扩大甲国南部港口规模,营造世界大港。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小题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小题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B.南极大陆 |
C.喜马拉雅山脉 | D.格陵兰岛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 B.结构脆弱,易崩塌 |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
A.GPS、RS | B.GPS、GIS | C.RS、GIS | D.RS、GPRS |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
C.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 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 |
2017年12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开发干热岩资源试验。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3-10千长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150℃以上的高温岩体、它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A.东南沿海 | B.华北地区 | C.西北内陆 | D.青藏高原 |
A.开发难度小、成本低 | B.埋藏较浅、分布 |
C.无季节变化、污染少 | D.产业链短、效率低 |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_____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______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___。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__________,加上海水的_________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________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__________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__________。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______________,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_____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______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___。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__________,加上海水的_________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________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__________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__________。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______________,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过去十年内,页岩气已成为美国一种日益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同时也得到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一些分析人士预计,页岩气将大幅度增加全球能源供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含页岩气的岩层属于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侵入岩 | D.喷出岩 |
A.国际石油价格下跌 | B.能源密集型工业重返美国 |
C.增加美国新能源的消费比重 | D.削弱俄罗斯对天然气价格的控制 |
读某地古代河流、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C、D、E四处中,最有可能先形成古聚落的是()
【小题2】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可能消失,“绿洲”消失的方向很可能是()

【小题1】图中A、C、D、E四处中,最有可能先形成古聚落的是()
A.A | B.C | C.D | D.E |
A.A→B→C | B.B→C→D | C.D→C→B | D.E→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