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 |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 |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
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紧密相邻、并列南流,构成独特的三江并流区。该地区自然环境非常独特。读三江地区某地形剖面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奔子栏的年降水量约为 ( )
【小题2】造成贡山、德钦、香格里拉等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奔子栏的年降水量约为 ( )
A.2 000 mm | B.1 000 mm |
C.500 mm | D.350 mm |
A.海拔不同 |
B.距海远近的差异 |
C.地形对西南气流的阻挡 |
D.所在山地的坡向不同 |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种森林虽然只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多数生物的避难所。下图为我国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图及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 B.常绿阔叶林 | C.针叶林 | D.苔原 |
A.热量不足 | B.土壤贫瘠 | C.地质灾害多 | D.风力强劲 |
A.气温较高 | B.光照充足 | C.生物较多样 | D.空气湿度小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横断山区山脉的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的高差一般在1000米以上,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川西南小城——攀枝花,已经成为横断山区颇具盛名的热带水果王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封闭 | B.地势起伏大 |
C.纬度低且跨度大 | D.外界干扰少 |
A.灌溉便利 | B.土壤肥沃 |
C.热量充足 | D.昼夜温差大 |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景观图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小题2】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高程相同)
【小题3】四幅景观图中,土壤厚度最大的是
【小题4】局部世界地图中的点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
【小题5】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小题1】景观图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 | B.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 |
C.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 D.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a—④ | B.b-② | C.d-① | D.e-③ |
A.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 B.垂直地分异 |
C.地方性分异 | D.纬度地带分异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松花江和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小题2】下列地貌的形成属于⑥环节的是( )

【小题1】松花江和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 | B.![]() | C.![]() | D.![]() |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 )

【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A.空气稀薄、海拔高、苔原 |
B.空气稀薄、海拔高、高寒荒漠 |
C.海拔高、空气稀薄、苔原 |
D.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荒漠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 |
B.冰川萎缩,雪线不断下降 |
C.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 |
D.冻土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2概括某山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简析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泾阳茯茶产业自古就发达的原因。
(3)说明关中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简析宝鸡市的产业活动对其下游城市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图1为我国渭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图2为图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

材料二:“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自汉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泾阳茯砖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础上经二次发酵、压制等复杂工艺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别适宜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饮用。
材料三:下表为 2017年关中城市群部分城市主导工业部门统计表。

(1)据图2概括某山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简析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泾阳茯茶产业自古就发达的原因。
(3)说明关中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简析宝鸡市的产业活动对其下游城市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