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
(2)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上图中盐沼的成因。(5分)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
(2)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上图中盐沼的成因。(5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国自南向北的自然带名称及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要分析M国海运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
(3)描述甲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1)说出M国自南向北的自然带名称及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要分析M国海运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
(3)描述甲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读图 “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山地的分布,可能是
【小题2】甲、乙两山地的共同点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两山地的分布,可能是
A.甲山地位于亚洲北部 | B.乙山地位于欧洲南部 |
C.甲山地位于大洋洲东部 | D.乙山地位于非洲中部 |
A.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 B.都受季风气候影响 |
C.南坡热量条件均好于北坡 | D.南坡降水量均多于北坡 |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 )
【小题2】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的不同,原因是 ( )

【小题1】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东段是平原,西段是戈壁 |
B.东段降水多,西段降水少 |
C.东段人口少,西段人口多 |
D.东段地势平坦,西段地势起伏大 |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

【小题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

A.纬度地带分异 | B.干湿度地带分异 |
C.非地性分异 | D.垂直地域分异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小题2】B地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A.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
C.干湿度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 |
A.地带性规律 |
B.非地带性规律 |
C.地带性规律和地方性现象 |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带谱的结构示意图,①--⑦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完成下列问题。
A.①-②-③热量 ⑤-⑥-⑦热量 | B.①-②-③热量 ⑤-⑥-⑦水分 |
C.①-②-③水分 ⑤-⑥-⑦水分 | D.①-②-③水分 ⑤-⑥-⑦热量 |
A.年均温为15~28℃,年降水量为800~1500mm |
B.年均温为6~12℃,年降水量为1500~2500mm |
C.年均温为2~7℃,年降水量为350~600mm |
D.年均温为-2~3℃,年降水量为600~800mm |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B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变为混合农业。

(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9分)
(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9分)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B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变为混合农业。

(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9分)
(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9分)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12分)
下图是我国境内四座山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山脉是
【小题2】形成④山地针叶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贺兰山天山祁连山 |
B.昆仑山天山秦岭大兴安岭 |
C.大兴安岭昆仑山天山秦岭 |
D.昆仑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 |
A.光照 | B.热量 |
C.降水 | D.地势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绥芬河市是第一批国家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也是承接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最重要的进口木材集散地之一。
材料二:北部分地区和绥芬河地区略图。(下图)。

材料三:绥芬河市产业结构比重图和工业企业数量统计图(下图).

(1)图示我国三个城市中,等级最高的是 ; 绥芬河城市地域形态特点是 。
(2)绥芬河市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学|
(3)沿滨洲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4)绥芬河市数量最多的工业企业是 ,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材料一:绥芬河市是第一批国家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也是承接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最重要的进口木材集散地之一。
材料二:北部分地区和绥芬河地区略图。(下图)。

材料三:绥芬河市产业结构比重图和工业企业数量统计图(下图).

(1)图示我国三个城市中,等级最高的是 ; 绥芬河城市地域形态特点是 。
(2)绥芬河市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学|
(3)沿滨洲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4)绥芬河市数量最多的工业企业是 ,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