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古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
A.纬度影响气候 | B.地势高低影响气温变化 |
C.植物生长影响气温变化 | D.距海远近影响气温变化 |
从中国的东北经内蒙古到新疆依次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读下面左右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右图中降水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左图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左图中乙、丙两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小题1】左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右图中降水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 | B.甲—③、乙—②、丙—① |
C.甲—②、乙—①、丙—③ | D.甲—③、乙—①、丙—② |
A.正午太阳高度 | B.西风控制时间 |
C.洋流影响程度 | D.平原面积大小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
C.温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水库储水总量最大的月份是
【小题2】该水库所在区域,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小题1】该水库储水总量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A.多高大乔木,藤本植物层层缠绕,板根植物丰富 |
B.多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 |
C.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具有较宽的叶片 |
D.终年常绿,多针叶林,一般呈暗绿色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主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读肯尼亚山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肯尼亚山西北坡降水量最大的地方的海拔约是
【小题2】关于该地区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是

【小题1】肯尼亚山西北坡降水量最大的地方的海拔约是
A.5000米 | B.3000米 |
C.2000米 | D.1000米 |
A.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 B.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
C.山下草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 D.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北坡 |
A.热带荒漠 | B.山地雨林 |
C.常绿硬叶林 | D.落叶阔叶林 |
下图为“长三角一核两翼九大发展带总体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 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
(2)长三角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 。九大发展带空间发展格局的共同优势是 。
(3)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最高的是 ,最小的是 。
(4)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该规划的主要优势: 、 。
(5)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

(1) 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
(2)长三角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 。九大发展带空间发展格局的共同优势是 。
(3)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最高的是 ,最小的是 。
(4)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该规划的主要优势: 、 。
(5)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 B.广阔的经济腹地 |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
肯尼亚山地位于东非高原,其主峰海拔5199米,是赤道上唯一雪山,读肯尼亚山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肯尼亚山西北坡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小题2】关于该地区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图中,甲处的植被是

【小题1】肯尼亚山西北坡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4000米 | B.3000米 |
C.2200米 | D.1000米 |
A.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
B.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
C.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北坡 |
D.山下高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
A.热带荒漠 | B.山地雨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
(13分)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件。(3分)
(2)图中④地附近冬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成灾原因。(3分)
(3)据图分析说明①处附近分布有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2分)
(4)该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件。(3分)
(2)图中④地附近冬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成灾原因。(3分)
(3)据图分析说明①处附近分布有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2分)
(4)该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