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的不同,原因是 ( )
A.东段是平原,西段是戈壁
B.东段降水多,西段降水少
C.东段人口少,西段人口多
D.东段地势平坦,西段地势起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18 09:16: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10°S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和沿甲丁线段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地为沿海荒漠区,丙地白色部分为积雪,丁地为植被覆盖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海沟形成的原因是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小题2】有关丙地东西两侧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侧河流含沙量更大
B.东侧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西侧河流水能更丰富
D.东侧河流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小题3】影响乙区域荒漠带向北延伸的主导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洋流
同类题2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图13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丁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________(西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丙地自然带是是_______。
(2)甲地受_______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该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
(3)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秦岭
C.横断山
D.昆仑山
【小题2】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
B.水分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小题3】图中甲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高山苔原带
D.高山灌木带
同类题4
读“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与甲区域比较,乙区域该气候类型的分布()
A.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暖流影响
B.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
C.纬度低,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D.纬度低,受地形和季风环流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