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区域“天无三日晴”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气温偏低,光照不足,温带植被广布B.地表径流增大,下渗量减少
C.地质构造脆弱,地壳活动加剧,地震增多D.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次增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A.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B.水分差异C.地形差异D.热量差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于
A.洞穴外的动物B.洞穴上覆的土壤C.洞穴中的植被D.洞穴中的地下河
【小题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C.变暖变湿D.变暖变干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B.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土壤B.地形C.水分D.热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植被分布状况,近年来该地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羊毛质量甚佳,颇受市场欢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地正确的说法是
A.各植被带间有明确分界线B.冰雪带下限高度随季节变化
C.各植被带分界线随季节变化D.植被带更替以水热递减为基础
【小题2】该山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黑龙江B.云南C.山西D.新疆
【小题3】近年来该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下移、下限上移,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B.毁林C.栽培花卉D.扩展牧地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库区淤积的泥沙主要于消落带的水土流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库消落带区域常年被水淹没
B.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戊消落带的主要原料
C.受水库的渊节作用,暴雨洪涝和干旱不会影响消落带区域
D.每年形成消落带的面积完全一样
【小题2】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可信的是
A.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
B.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
C.消落带区域地壳运动频繁,土壤疏松破碎
D.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
【小题3】消落带区域的植被
A.不抗旱B.不适合陆生C.耐涝D.既机旱义耐涝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B.水汽较多C.凝结核多D.植被茂盛
【小题2】大雾天气多,其影响表现为
A.天气多变,游客急剧减少B.空气质量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
C.视线下降,影响缆车运行D.气温变化和缓,茶叶的品质优良
【小题3】该山可能位于我国
A.青海省B.云南省C.安徽省D.山西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学者据我国古代《管子地员篇》里描述,按照现代华北地区的海拔高度,顺次绘制出树木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枢榆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针阔混交秫
【小题2】不同高度树种不同,主要是山于
A.光照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C.热量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
【小题3】现在有人发现该山树种的分布有很大变化,最主要是因为
A.滥砍滥伐,获取木材B.毁林开荒,获取粮食
C.栽种果树,获取水果D.气候变干,枯萎死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流层中,温度在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垒直遥减。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題。

【小题1】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小于北坡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
C.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小题2】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B.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
C.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北坡为背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
【小题3】推测该山地
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C.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D.位于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如下图所示)。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300米的大陆冰川,千姿百态的冰山、冰川与子夜太阳构成了格陵兰的奇景。水路和航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只有在小块的沿海无冰区才有道路。
格陵兰岛是北极熊理想的家园。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主。每年的3 -5月,北极熊为了觅食辗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局部冬眠状态。
(1)若计划在海上拍摄格陵兰子夜的太阳奇景,试为船上游客推荐最佳的拍摄日期、地点 (在图中甲、乙、丙三地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冰山融化速度惊人。推测格陵兰冰山大幅减少对北极熊
的影响。
(3)气——冰——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试分析格陵兰四周海区冰山大幅减少对气 候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