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  (   )
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水B.空气C.风力D.生物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3)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在     地区表现较明显。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区内。甲流域面积l604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600~ 830mm;乙流域面积502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00~750mm;丙流域面积777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09.8 mm。下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三个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流域面积D.多年平均降水量
【小题2】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
A.年日照时数较长B.年平均气温较低C.洪水历时较长D.降水强度较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横断山区B.太行山C.喜马拉雅山D.天山山脉
【小题2】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A.a坡、b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主要是山麓气候所致
B.生态群落丰富程度①带小于②带
C.③带可能是草甸草原带
D.b坡④带下限海拔较低主要是因为地处阴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喜欢在老宅子里筑巢繁衍后代,七、八月飞离北京。科学家们通过光感应器定位,绘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光感应器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光感应器定位得到的数据可能误差较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非高原等地区
B.城市的发展对北京雨燕的繁衍关系不大
C.图中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跨越了三大板块
D.飞经南非高原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枯黄的景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小题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小题3】对丙地所在的山脉以及岛屿的正确叙述是
A.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B.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
C.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D.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中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数量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小题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小题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如图一).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如图二).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的原因。
(4)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上界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