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6 02: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示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此季节盛行___风,判断理由是___,并分析该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2)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为基础的。
(3)说出B海域的发展趋势及形成原因。
同类题2
(2016·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乌拉尔山脉绵延2 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小题2】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
A.54.5°
B.56.5°
C.62.5°
D.66.5°
【小题3】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热量不足
C.海拔较高
D.光照较弱
同类题3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同类题4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
A.丁>乙>丙>甲
B.丁>丙>乙>甲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小题2】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小题3】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地理事物都符合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现象叫做非地带性现象。菲地带性现象很少呈带状分布,而多呈斑块状分布。以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
A.非洲赤道南北的自然带基本呈对称分布
B.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
C.我国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白桦林、山地寒冻苔原
D.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同类题5
(加试题)读下列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2)上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特征?
(3)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