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于
A.洞穴外的动物B.洞穴上覆的土壤C.洞穴中的植被D.洞穴中的地下河
【小题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C.变暖变湿D.变暖变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01 06:0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枣是中国的特有果树,冬枣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鲜食枣品种。山东省是冬枣的传统产地,浙江省新安近几年成功引种冬枣。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冬枣花期(5 月下旬一一 7 月上旬)的适宜温度为 24—26℃,低于 20℃或高于
38℃,严重影响坐果。果实发育期(7 月上旬--9 月中旬)的适宜温度是 24-27℃,温度偏低果实品质羞。冬枣以年降水量 400~700 毫米较为适宜。最宜形成特产区。花期雨量过多,尤其是阴雨连绵,坐果率降低,冬季喜光性强,一般年日照要求 1700 小时左右,光照不足造成落果。因此花期与果实发育期的气候是冬枣栽种区域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冬枣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是山地、平原、沙滩,酸性和碱性土壤均可种植建园。
一般来说,冬枣生长在北方,浙江多山,土壤能种冬枣,却往往挂不了果,现在这个技术困难已被克服了。从 2002 年以来,冬枣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困难已被克服。新安冬枣基地通过设施农业,采用大棚和滴喷灌技术,冬枣不容易挂果这个难题终于被克服了。从 2002 年以来,冬枣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简述山东和浙江分别所处的自然带名称,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比较山东和浙江气候特征的异同。
(3)分析浙江新安引种山东冬枣的区位限制条件及改造措施。
(4)简述 2000 年以后浙江种植业结构变化,评价浙江种植业结构变化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