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和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我国某地区的局部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23~25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1】
A.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 B.岩层断裂下陷形成 |
C.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
A.背斜,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
B.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
C.向斜,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的谷地 |
D.裂谷,②处顶部岩层受水平张裂作用后,下陷受侵蚀形成的谷地 |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 B.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
C.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
我国有两处名为“天池”景区,分别位于新疆天山和吉林长白山。天山天池为冰碛湖,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火口湖。据此回答下题。

塑造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b的相关数字序号分别为

塑造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b的相关数字序号分别为
A.①② | B.①③ | C.④② | D.②① |
读图回答:(16分)

(1)图甲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中火成岩1、火成岩2对应图甲中的序号 ,其中火成岩2的形成条件 ;
(2)图乙中沉积岩1、2、3的分布反映了沉积岩最主要特征:
(3)图甲中D箭头代表的过程是
(4)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5)按成因分类,石灰岩属于 ,经高温变质作用后石灰岩可以变成 岩 。
(6)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载,若在一个地方人们发现了珊瑚化石,则往往意味着地质年代这里的地质环境: 。

(1)图甲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中火成岩1、火成岩2对应图甲中的序号 ,其中火成岩2的形成条件 ;
(2)图乙中沉积岩1、2、3的分布反映了沉积岩最主要特征:
(3)图甲中D箭头代表的过程是
(4)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
(6)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载,若在一个地方人们发现了珊瑚化石,则往往意味着地质年代这里的地质环境: 。
甲.乙两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关于两图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形成的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A.海岭——生长边界——火山岛 |
B.海沟——消亡边界——岛弧 |
C.海岭——消亡边界——海岸山脉 |
D.海沟——张裂边界——裂谷 |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A.乙到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 |
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
D.丙向丁过程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腰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一同学判断图中D处所示地质构造为背斜,请你替他说出判断理由。另有同学对其在地形上却表现为沟谷不理解,请你帮他分析形成该种地形的原因。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大陆板块是不是全部在大陆、海洋板块是不是全部在海洋?请举例说明。 (4分)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填字母)和 板块由 (运动方式)形成的。(6分)
(3) 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其原因主要是
(2分)
(4)在A和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多选)(2分)

(1) 大陆板块是不是全部在大陆、海洋板块是不是全部在海洋?请举例说明。 (4分)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填字母)和 板块由 (运动方式)形成的。(6分)
(3) 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其原因主要是
(2分)
(4)在A和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多选)(2分)
A.盆地 | B.巨大的高原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小题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小题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 B.b | C.c | D.d |
A.山岭 | B.背斜 | C.断层 | D.向斜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

【小题1】图中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变质作用 | B.乙—地壳运动 |
C.丙—风力侵蚀 | D.丁—岩浆活动 |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