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和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01 03:5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其成因与下列哪个地貌的成因相似( )
A.阿尔卑斯山
B.撒哈拉沙漠
C.尼亚加拉大瀑布
D.冲积扇
同类题2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示岩石中均发现有化石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成因分类,图示岩石最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该地区最先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断裂错动
B.挤压褶皱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同类题3
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由于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小题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 )
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
②受到强大的压力
③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
④火山活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4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同类题5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S岛北部附近海域2.348ºN、93.073ºE发生里氏8.5级地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岛附近海域多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处在()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2】该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大/小),因为该海峡位于()
A.小 副热带高气压带
B.小 赤道低气压带
C.大 东南信风带
D.大 东北信风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