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变质作用
B.乙—地壳运动
C.丙—风力侵蚀
D.丁—岩浆活动
【小题2】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01 03:5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列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该地地质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C.沉积-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同类题2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甲、乙、丙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2。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地貌可能属()
A.向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山
D.背斜谷
【小题2】乙地海拔低于甲、丙两地,最有可能的是()
A.乙地流水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
B.乙地流水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C.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
D.乙地风力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同类题3
下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若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A.①、②处
B.②、④处
C.①、③处
D.③、④处
【小题2】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并含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花岗
C.页岩
D.大理岩
【小题3】该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多
B.地壳上升运动
C.河流含沙量小
D.气温年变化大
同类题4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板块张裂——外力侵蚀
同类题5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小题4】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以向河流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型
B.“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以向下的侵蚀作用为主,逐渐形成“U”型谷
C.洪积-冲积平原一般形成于山麓地带
D.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