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A.乙到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
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D.丙向丁过程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01 03:2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 冰川堆积 C. 岩浆活动 D. 断层活动【小题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一①一② B. ⑨一⑤一⑥一⑨
B.②一③一⑤一⑥ D. ④一⑤一⑦一⑧【小题3】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 增温减湿 C. 降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同类题2
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同类题3
下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右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冷却凝固作用
B.②——变质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外力作用
【小题2】在右图中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4
我国东部某校学生在进行野外研究性学习时.在下列各地依据地质工作者发现的不同古生物化石,绘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E-D-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断块山
【小题2】通过考察,学生做出了如下记录,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该处地下的褶皱构造(图上未画出)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该地岩层主要是沉积岩
C.D处岩层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D.A-B-C之间的地质构造底部适合修建隧道
同类题5
我国某世界地质公园山体主体部分由花岗岩组成,下图为其第三高峰飞来峰,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盖在飞来峰上的飞来石
A.可能为石灰岩
B.岩浆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
D.具有层理结构
【小题2】飞来峰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小题3】该山上的岩石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