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清调水的目的在于“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下图中计划从汉江调水流经龙阳湖后,对调水进行二次分配,分别流向三角湖和墨水湖,形成调水线路1和线路2。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汉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是
【小题2】从汉江引水可以

【小题1】汉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是
A.水质差 | B.水量大 |
C.水量季节变化小 | D.水流平稳 |
A.改善四湖的工农业用水状况 |
B.对汉江防洪有决定作用 |
C.从根本上解决四湖的水污染 |
D.对保护长江水质有积极作用 |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它是“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成的影响。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小题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小题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小题1】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 | B.江苏 | C.山西 | D.海南 |
①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 )

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 )
A.跨流域调水 | B.关闭水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 |
C.减少森林的数量 | D.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 |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A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2)某公司拟在图B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3)分析乙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A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2)某公司拟在图B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3)分析乙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全程自流输水,每年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立方米,提供北京1/3的用水量。在建设过程中,丹江口水库的大坝加高14.6米,水位上升了13米,导致十堰市18万人和南阳市16万人从库区搬迁。图示意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断面。
(1)说明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丹江口水库加高大坝对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3)中线工程虽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目前对此争议颇多。请你任选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点二:南水北调工程得不偿失,影响深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全程自流输水,每年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立方米,提供北京1/3的用水量。在建设过程中,丹江口水库的大坝加高14.6米,水位上升了13米,导致十堰市18万人和南阳市16万人从库区搬迁。图示意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断面。
(1)说明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丹江口水库加高大坝对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3)中线工程虽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目前对此争议颇多。请你任选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点二:南水北调工程得不偿失,影响深远。
阅读该岛屿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表示某岛屿简图,该岛年均降水量为1050mm,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量为1695 mm,面积约151.7 km2,人口约91261人,旅游业发达。

材料二:下图为地质工作者在图中岛上的甲地附近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

(1)该岛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
(2)该岛屿的水资源现状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图中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中a-b -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______,它是由于岩层受__________ 而造成的。
(5)按成因分类,甲地区的地表岩层多由 __________岩组成,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6)若要在甲地钻探石油,则应选在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
材料一:下图表示某岛屿简图,该岛年均降水量为1050mm,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量为1695 mm,面积约151.7 km2,人口约91261人,旅游业发达。

材料二:下图为地质工作者在图中岛上的甲地附近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

(1)该岛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
(2)该岛屿的水资源现状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图中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中a-b -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______,它是由于岩层受__________ 而造成的。
(5)按成因分类,甲地区的地表岩层多由 __________岩组成,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6)若要在甲地钻探石油,则应选在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
有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差,降水下泄快是根本原因 |
B.污染严重,水质差,不节约用水是根本原因 |
C.“引滦入津”工程调节了海河径流季节的变化 |
D.农业生产中有多种旱地作物,采用喷灌式节约用水 |
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国土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0.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是以色列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
【小题2】随着中东时局的逐渐稳定,以色列可以利用该景观发展

【小题1】上图是以色列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
A.自然绿洲 | B.油田 | C.人工绿洲 | D.城市 |
A.采矿业 | B.旅游业 | C.石油加工业 | D.交通运输业 |
读河流流量与发电效率的关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有关图中发电效率和发电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图中发电效率和发电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月流量均匀时发电效率高 |
B.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小 |
C.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大 |
D.10月份前后发电效率最高 |
A.森林可以把生物能转变成电能 |
B.森林覆盖率和河流发电效率无关 |
C.长江上游造林能提高三峡工程发电效率 |
D.西欧的森林覆盖率对河流发电效率影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