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的“四高、一多、三缺”恶劣环境条件,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2010年5月,海军南沙部队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

(1)指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
(3)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美洲国家简图。


材料二:作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巴西拥有世界上12%的淡水资源,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m3,约是欧美国家的2.5倍。然而在2014年却遭遇多年不遇的大旱,许多城市供水紧张,咖啡、甘蔗、剑麻等农作物受损。上图阴影部分为本次旱灾严重区。

材料三:上图中甲图是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乙图是智利西海岸的峡湾。

(1)巴西水资源异常丰富,试分析本次东部旱情严重且难以改善的原因。
(2)说出甲图所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乙图中西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
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④受寒流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海湾封冻会导致(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小题3】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结冰时间短B.海冰资源较少
C.开采海冰难度大D.海水污染严重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为“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0米。高原的南部和东北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被沙漠覆盖。全国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峰4 620米,是青尼罗河等30多条河流发源地。拥有东非大裂谷中的众多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但埃塞俄比亚却是非洲水危机日益严重的一个缩影。下面分别为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图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气温资料表。


(1)分析亚的斯亚贝巴的气温特征及成因。
(2)从降水变率与地形关系角度分析该国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形差异。
(3)分析埃塞俄比亚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利用率很低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泾水多泥沙,郑国渠(如下图)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农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早  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开发
③关中地区社会稳定,没有战乱发生  ④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叙述错误的是
A.渠水可自流,增加灌溉面积B.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容易使河水不能入渠
C.减轻关中平原地区的洪水威胁D.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是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2:珠江流域图


(1)分析红水河流域大力进行水电站建设的原因。
(2)A地区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3)作为“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一部分,分析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窝堡湖是一个封闭性的微咸水湖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湖泊面积较为稳定,距其东南方5公里的大小盐湖为咸水湖,两湖湖底相通。1992-1999年,乌鲁木齐先后在柴窝堡北部和西部建立水源厂,正式开采地下水,2005年后湖泊明显萎缩,至2014年几近干涸,2015年开始缓慢恢复。


(1)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2005-2014年柴窝堡湖周边的环境变化。
(2)分析说明形成柴窝堡湖与大小盐湖盐度特征的原因。
(3)针对柴窝堡湖的生态恢复,有人提出以下两项建议,请任选一项分析可行性。
①从乌拉泊水库分洪引渠补给湖水
②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白杨沟河水系调水入湖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杭州一直重视从钱塘江引水到西湖来改善西湖的水质,其原因是(  )
A.为了扩大西湖水域面积,从而提高水质
B.增加西湖循环更新的速度,提高西湖自净能力
C.主要是通过清洁钱塘江水来稀释西湖污染的水
D.通过引水工程将西湖污水运输到河流来提高水质
【小题2】西湖对杭州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在古代杭州对西湖水资源的利用表述正确的是(  )
A.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主要是灌溉
B.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主要是生活用水
C.古代,由于西湖的优美山水吸引各地文人,因此西湖主要是景观用水
D.古代,杭州居民对西湖水资源利用比现代要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灰水足迹(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符合图示的是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B.水足迹和工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小题2】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②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③缩小工业发展规模
④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小题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小题3】水资源的分布不仅时间上分配不均,空间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南方多,北方少 
②西部多,东部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