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它是“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成的影响。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
B.江苏
C.山西
D.海南
【小题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12:3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水资源日益紧张,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无法取用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
A.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小题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①河流水 ②淡水湖泊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3】针对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列利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
B.增加地下水抽取量
C.植树造林,增强地表水下渗量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同类题2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对应的GDP的产值)比较图。
(1)简述2007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
(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门县面积约150km2,年平均降雨量1070mm,年均蒸发量高达1581mm。金门缺水、多风,土地贫瘠,其他作物较难生长,金门人经长期实践选种高粱,酿出了享誉两岸的优质金门高粱酒。2018年8月,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工程取水于晋江龙湖。龙湖是福建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总库容405万m3,日供水能力达38万m3,而当地每天实际用水不到20万m3,常年水质Ⅱ类。供水工程实行专案、专线、专供原则,确保把晋江的优质水输送到金门。图甲是金门供水工程示意图,图乙是金门岛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金门缺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与厦门岛相比,简述晋江作为金门供水工程水源地的主要优势。
(3)分析福建向金门供水对金门高粱酒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4
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从1921年至1965年,上海地面累计沉降约1.69米。从1965年起,上海市主要采取人工回灌自来水防治地面沉降。2015年度,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继续保持在6毫米以内。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向地下水层回灌自来水可以有效防治地面沉降的原因是
A.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分增多
B.地下水位抬高,地表径流增多
C.地下水位抬高,生态环境改善
D.地下水位抬高,恢复土层弹性
【小题2】为了有效缓解上海市的地面沉降,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励使用透水砖 ②全面禁止使用地下水 ③建设低矮楼盘 ④增加绿化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华北某地通过修建地下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地下水库,这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右图为该地区某一地下水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地表水库相比,地下水库的优势有
①不占用地表空间 ②水体自净能力强 ③受水文灾害影响小 ④水源补给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小题2】修建地下水库可以减轻本地区
A.地面沉降
B.低温冷害
C.洪涝灾害
D.土地盐碱化
【小题3】该地从地下水库抽取水资源对盐碱地进行洗盐,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