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D.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小题2】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增加河流水量
B.减少河道淤积
C.延长使用期限,维护修复方便
D.阻断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的相互补给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环节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③若该地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则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
④e环节多年平均输送的水量为d环节和f环节多年平均水量的差值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e环节在沿海地区的地质作用主要为侵蚀作用
B.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i、h、m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D.②、③两类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图中A、B分别为两条河流上的观测站。多年数据显示,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均较大,右图是甲河流某季节河流水位与两侧的地下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左图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B.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C.A、B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小题2】右图所示季节叙述正确的是
A.此季节地下水补给河流水B.此时可能是7、8月
C.此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D.此时可能是 1、2月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江道缩窄前,枯水期主要外力作用及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小题2】与江道缩窄后相比,江道缩窄前,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偏东
②偏西
③潮差较大
④潮差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入海江道B.增大河流入海径流量
C.减轻海水侵蚀强度D.减轻风暴潮对河口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0°S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和沿甲丁线段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地为沿海荒漠区,丙地白色部分为积雪,丁地为植被覆盖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海沟形成的原因是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小题2】有关丙地东西两侧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侧河流含沙量更大B.东侧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西侧河流水能更丰富D.东侧河流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小题3】影响乙区域荒漠带向北延伸的主导因素为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洋流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死海”因湖水含氧量低、盐度奇高导致生物难以生存而得名。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余米)。死海岸边多针刺状结晶体,大部分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数十年来因入湖流量减少等原因,湖面正以每年平均约1米的速度下降。为逆转这一趋势,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三方政府签署了修建“红海——死海运河”的协议,拟每年从红海引7亿m³的海水入死海,计划在亚喀巴建海水淡化工厂,并在适当位置修建水电站,为沿途地区提供淡水和电力供应。下图为死海区域图。


(1)试分析死海湖水“含氧量低、盐度高”的原因。
(2)依据材料推测运河上建水电站最合适的河段,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生长着成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如今,塔里木河流域绿洲面积减小沙化面积扩大,试分析其主要人为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智利部分区域示意图,为改善智利北部地区的缺水状况,智利正在探讨建设从比奥比奥区引水到塔拉帕卡区的“南水北调”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推测智利“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最大的月份及自然原因是
A.1月,塔拉帕卡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少
B.1月,塔拉帕卡区农业发展耗水量大
C.7月,比奥比奥区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D.7月,比奥比奥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
【小题2】智利“南水北调”工程一旦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比奥比奥区地下水位明显升高
B.比奥比奥区盐渍化加剧
C.沿线地区湿润度明显增加
D.塔拉帕卡区海水入侵加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江西北部,它是连河湖,水位涨落受五河(赣、抚、信、饶、修)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洪水期和枯水期水城面积相差极大,“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鄱阳湖水位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季节人为引水量差异大B.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
C.不同季节湖面蒸发量差异大D.气候变化导致流域内降水变化大
【小题2】鄱阳湖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B.不利于冬季候鸟越冬
C.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D.不利于冬季供水与航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深居内陆的干早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便是高山积雪。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及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冬季积雪深度深、覆盖面积广,将会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
A.使冬季风速有所降低
B.河流冬季补给量不断增加
C.加剧了当地冬季寒冷程度
D.使土壤湿度不断降低
【小题2】关于该山冬季高寒地带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
A.气温随海拔升高不断下降
B.海拔越高,积雪的升华量不断减小
C.高海拔地区多大风,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至低处
D.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越来越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