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该河流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广人稀,黑土广布 | B.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
C.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 | D.水汽可能来自大西洋 |
A.多为外流河,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
B.冬季因降水量少,径流量小 |
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 |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 B.雨水、地下水 |
C.雨水、海洋水 | D.海洋水、冰川 |
材料一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給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成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材料二 里海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据历史记栽,1929年时里海的面积为42.2万km2, 1970年缩小到37.1万km2,周围几乎没有种植业。图示为里海所在区城的自然地理环境。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简析地中海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里海面积在减小的原因。
(3)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里海沿岸几乎没有种植业的原因。

【小题1】图中M—N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 B.流量季节变化大 | C.结冰期短 | D.—年有两个汛期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冻土的形成改变了土壤的导水传热性能,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蒸发等过程,同时也影响微生物活动。下图为吉林省某山区土壤冻融阶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冻结期大气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 B.冰雹 |
C.雾雨 | D.降雪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积雪融水 | B.大气降水 |
C.冻土融冻 | D.蒸发较弱 |

【小题1】7月①②两河
A. 降水充沛 B. 水能丰富
C. 处于枯水期 D. 处于结冰期
【小题2】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 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 连成一片,降水量大
C. 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 连成一片,蒸发量大
【小题3】造成③④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 距海远近 D. 地形差异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输沙量变化线的斜率变化判断,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最小的措施是
A.坡地改梯田 | B.种植苹果树 |
C.种植夏玉米 | D.上游修水库 |
A.入海的主要是细沙,不易沉积 | B.库区水流速度较快 |
C.坡地水土流失不严重 | D.园、林地建设的规模较小 |
A.先增大后减小 | B.先减小后增大 |
C.总体趋于减小 | D.总体趋于增大 |

【小题1】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 | B.峡谷险滩广布 |
C.支流短小急促 |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
A.太阳辐射 | B.洋流性质 | C.距海远近 | D.地形差异 |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见下图)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两湖一大一小、一咸一淡,一湖水天一色,一湖鱼类丰富。图中B河流入可鲁克湖,A河流入托素湖。B河常年带着大量的牛羊粪和其他有机物注入湖内,使湖底泥质肥厚,杂草丛生,尤其是浮游生物极其丰富。托素湖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湖心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每年初春,鱼鸥、棕头鸥、野鸭等大都来到托素湖中的岛上群聚,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整个岛屿窝巢遍地、鸟蛋累累,简直是“鸟的乐园”“蛋的世界”。

(1)判断两个湖泊的湖水咸淡性质,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鱼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并分析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每年初春开始,托素湖的湖心岛成为“鸟的乐园”的主要原因。

【小题1】有关图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
B.乙处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
C.丙处多曲流,有明显的夏讯 |
D.丁处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
A.甲处易发生旱灾 |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
C.丙处易发生洪灾 |
D.丁处易发生滑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