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倒淌河形成的原因。
(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
(3)说出图乙中B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海拔差异B.海陆差异
C.纬度差异D.人类活动差异
【小题2】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甲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
B.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
C.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地区之一。读图回答

【小题1】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下游流量大于上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汛期为夏季
【小题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湖泊水B.河流水
C.冰川水D.地下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不同类型的水循环必须经过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
C.蒸发D.下渗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________,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________处开采合适。
(4)在乙、丙、丁三处中,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下列数字编码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
(6)上图包含________种水循环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循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甲为“某地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
①地势起伏大 ②冰川侵蚀作用强
③夏季降水多 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 ②水汽输送量减少
③蒸腾、蒸发量加大 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 ,B ,C ,F , G
(3)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环节 (字母名称)。对全球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     
(4)图示各环节中,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字母名称)。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A.M处的东岸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D.N处的南岸
【小题2】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
A.①河段B.②河段
C.③河段D.④河段
【小题3】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信息可知()
A.株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铁路枢纽
B.以山地地形为主
C.一般年份湘江6月份进入汛期
D.该地制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热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A、B两水文站中,若B水文站观测的流量明显比前几年稳定得多,说明(  )
A.淮河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成绩显著
C.三门峡水利枢纽调蓄洪水能力显著
D.该地区降水比往年的变化小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河流在该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2)该地是我国干旱严重地区,说明该地干旱的发生季节和干旱的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