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示意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000多种多肉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右图示意多肉植物景观。

(1)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R河O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2) 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3) 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白水运动是指在激流卷起白浪的江河中漂流或嬉戏,是划艇运动中最具技术挑战性、最有乐趣与刺激的类型。怒江曾因水利工程修建使白水运动资源锐减。下图示意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的主要原因是
A.水质优良B.水量丰富C.河网密布D.地势险要
【小题2】在怒江上修建大坝,使白水运动资源锐减的原因是
①流速变慢,水流平稳 
②水质恶化,污染严重 
③坝上水位抬高,险情增加 
④坝上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3】从时间上看,怒江流域开展白水运动应尽量避开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
(2)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循环,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环节____(填序号)。
(3)按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从A地到B地反映了______分异规律,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按岩石成因分类,C处岩石属于______岩,D处岩石属于______岩,其中不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填字母)。
(5)乙地的地貌是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蒸发作用B.人为引水C.下渗作用D.冰雪融化
【小题2】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A.春汛、夏洪、秋平、冬枯B.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春平、夏汛、秋枯、冬洪D.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河流在4月份出现涨水,主要是靠(    )的结果:
A.雨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冰川融水补给
【小题2】B河流主要是靠:
A.雨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冰川融水补给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三峡水库的修建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的影响。
(4)水循环联系了哪几个圈层_______
(5)假设图示陆地区域为位于日本,在沿岸附近有一著名渔场是____,它位于__________与_______(洋流)的交汇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喜阴凉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
【小题2】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袋结合可  以
A.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森林植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增加,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减少,总量减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