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各月每旬降雨、降雪量、融雪及融冰产水量年内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汛期较长的原因( )
【小题2】对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河流汛期较长的原因( )
A.植被覆盖好,有利于下渗 | B.融雪时间长,补给水量多 |
C.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 | D.补给类型多样,时间错开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 B.植被根系发达 |
C.夏秋季节多沙尘暴 | D.土壤有机质丰富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 位于河西走廊的民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珍珠,流经民勤的石羊河是河西走廊重要河流,其上游河段干支流现已修建数十座水库。
材料二 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三维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表述新冲积扇相对于古冲积扇的位置特点,探究其位置变化的可能原因。
(3)专家对石羊河大坝的拆留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说明原因。
观点一:保留现有大坝。观点二:拆除现有大坝。
材料一 位于河西走廊的民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珍珠,流经民勤的石羊河是河西走廊重要河流,其上游河段干支流现已修建数十座水库。
材料二 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三维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表述新冲积扇相对于古冲积扇的位置特点,探究其位置变化的可能原因。
(3)专家对石羊河大坝的拆留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说明原因。
观点一:保留现有大坝。观点二:拆除现有大坝。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M处的岩石与右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相一致;丁处为变质岩,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甲或乙)处地下,理由是___。
(4)图一中水循环②环节为____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在夏季输送量最大,原因是_______。

(1)左图中的M处的岩石与右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相一致;丁处为变质岩,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其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甲或乙)处地下,理由是___。
(4)图一中水循环②环节为____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在夏季输送量最大,原因是_______。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
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
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
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
读“太平洋西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处易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该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2)图中乙地的地貌名称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作用。
(3)丁处海拔在500米以上,此种地形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
(4)图中②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环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推行“121”雨水集流工程,将流经硬化集流面的雨水收集在水泥储水窖中,主要是对水循环①一④中的___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
(5)乙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它不参与_____循环。

(1)图中丙处易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该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2)图中乙地的地貌名称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作用。
(3)丁处海拔在500米以上,此种地形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
(4)图中②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环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推行“121”雨水集流工程,将流经硬化集流面的雨水收集在水泥储水窖中,主要是对水循环①一④中的___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
(5)乙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它不参与_____循环。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
B.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
C.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D.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
2015年12月31日中国第21批护航编队完成交接后驶离亚丁湾,2016年3月8日回到三亚,回国途中出访亚洲六国。下图分别为为第21批护航编队出访亚洲六国航线示意图和水循环略图(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逆水 | D.逆风顺水 |
A.⑥较多 | B.④补给②较多 |
C.③较多 | D.⑤较旺盛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描述台湾岛该月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
(2)说出右图中甲、乙分别为哪种损失。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岛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1)据左图描述台湾岛该月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
(2)说出右图中甲、乙分别为哪种损失。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岛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小题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小题3】该湖湖泊水位最高时( )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
A.主导风向 | B.湖水盐度 | C.沿岸坡度 | D.土壤肥力 |
A.德干高原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 B.乌兰巴托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
C.西双版纳正在举办泼水节 | D.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
如左图是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右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中B环节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该环节的名称是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F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图中河谷地貌的成因是_____。
(4)左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_____,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的作用。
(5)图中渔场的名称是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
(6)沿图中①、②两条航线从欧洲去美洲,用时较短的可能是_____航线。

(1)右中B环节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该环节的名称是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F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图中河谷地貌的成因是_____。
(4)左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_____,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的作用。
(5)图中渔场的名称是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
(6)沿图中①、②两条航线从欧洲去美洲,用时较短的可能是_____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