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0 ℃层出现的高度是大气探测的一个重要高度,其变化能较好的反映当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天山夏季0 ℃层平均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1990年以来,两者的变化更趋一致。下图是“天山山区夏季0 ℃层高度与河流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
【小题2】1990年之后的十年间,该地区( )

【小题1】该区域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
A.大气降水 |
B.冰川融水 |
C.积雪融水 |
D.地下水 |
A.冰雪消融量减少 |
B.冰川体积增加 |
C.河流径流量增多 |
D.降水量增加 |
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补给示意图”。该河流有多种水源补给,总的来看,雨水补给占优势,但不同季节,各种补给的相对量是变化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小题2】以②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 )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C.冰川融水、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
D.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冰川融水 |
A.夏季 |
B.春季 |
C.雨季 |
D.全年 |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和( )
【小题2】该流域可能位于( )

【小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和( )
A.湖泊水 |
B.雨水 |
C.地下水 |
D.沼泽水 |
A.华北平原 |
B.东北地区 |
C.塔里木盆地 |
D.青藏高原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 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 暗渠沿坡流出地面。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其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理由是 。
(3)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 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 暗渠沿坡流出地面。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其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理由是 。
(3)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年径流量大 |
B.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
C.含沙量高 |
D.无结冰期 |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地处阿拉斯加的楚加奇国家森林是美国第二大国家森林。该地区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美景令人终生难忘。下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波蒂奇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小题2】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小题3】一年中最适合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的时间是

【小题1】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 B.雨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冰雪融水 |
A.针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硬叶林 |
A.12-1月 | B.3-5月 | C.6-8月 | D.9-12月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2:“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
材料1:《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2:“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小题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小题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 )
【小题4】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小题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A.① | B.③ | C.④ | D.⑤ |
A.海陆间大循环 | B.陆地循环 | C.海洋循环 | D.生物水循环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
多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在拦蓄和利用大气降水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人为拦蓄大气降水会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小题2】在宁夏南部山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小题1】人为拦蓄大气降水会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水汽蒸发 | B.径流输送 | C.大气降水 | D.水汽输送 |
A.空间分布不均 | B.产业间利用不平衡 |
C.地区间利用不平衡 | D.时间分配不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