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研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小题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 B.地表径流 | C.降水 | D.水汽输送 |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塔里木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沿程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的塔里木河的源流区水源主要来自()
【小题2】塔里木河下游输沙量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小题1】图示的塔里木河的源流区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 B.地下水 | C.冰雪融水 | D.湖泊水 |
A.流量 | B.地势 | C.植被 | D.降水 |
环渤海经济圈是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地区略图

乙河流量变化图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3)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环渤海地区略图

乙河流量变化图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3)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满水电站大坝将松花江拦腰截断,在其上游形成松花湖。冬季,晴朗夜间,气温常低于-20℃,但松花湖底部水温却高于0℃,流出的湖水使松花湖下游几十里雾气满江。早晨晶莹霜花缀满枝头,这就是雾凇(“树挂”)。“夜看雾,晨看挂”乃吉林冬季旅游盛景。
材料二:图a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及雾凇景观图,图b为松花江雾淞景点分布图。

材料三:图b冬季某时段的甲、乙、丙三处表层水温统计分别为4℃、3℃、1℃。
(1)分析图a中长白山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结合相关信息,分析图b中甲到丙河段的水文特征。
(3)简述当地冬季晴朗夜间“雾”形成的过程。
材料一:丰满水电站大坝将松花江拦腰截断,在其上游形成松花湖。冬季,晴朗夜间,气温常低于-20℃,但松花湖底部水温却高于0℃,流出的湖水使松花湖下游几十里雾气满江。早晨晶莹霜花缀满枝头,这就是雾凇(“树挂”)。“夜看雾,晨看挂”乃吉林冬季旅游盛景。
材料二:图a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及雾凇景观图,图b为松花江雾淞景点分布图。

材料三:图b冬季某时段的甲、乙、丙三处表层水温统计分别为4℃、3℃、1℃。
(1)分析图a中长白山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结合相关信息,分析图b中甲到丙河段的水文特征。
(3)简述当地冬季晴朗夜间“雾”形成的过程。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A.P处潜水补给河水 | B.Q处河水补给潜水 |
C.为地上悬河,有凌汛 | D.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
A.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 |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
读“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地下径流的是
【小题2】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地下径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联系海洋与陆地 | B.加速冰川融化 |
C.使水呈三态变化 | D.使海平面上升 |
(题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的字母:蒸发:______,降水:______,地表径流:______。
(2)图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能。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水主要于水循环的______(填字母)环节;南水北调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人类对水循环______(填字母)环节的改造。
(4)诗人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慨。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试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你的理由。

(1)下列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的字母:蒸发:______,降水:______,地表径流:______。
(2)图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能。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水主要于水循环的______(填字母)环节;南水北调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人类对水循环______(填字母)环节的改造。
(4)诗人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慨。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试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你的理由。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天津、河北地下水使用量偏高的自然原因有
【小题2】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利于地下水水资源得到稳定补给的是
【小题1】北京、天津、河北地下水使用量偏高的自然原因有
A.地处半干旱地区 | B.河流流量小,流程短 |
C.地表水污染严重 | D.降水集中,雨季短 |
A.山区封山育林 | B.山区广泛修筑梯田 |
C.农田采用滴灌技术 | D.加固河流堤防 |
下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和示意咸海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咸海流域( )
A.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强 |
C.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 D.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大 |
A.流域面积逐渐缩小 | B.湖岸的坡度东岸陡西岸缓 |
C.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 | D.全球变暖是湖泊萎缩的自然主因 |
A.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 B.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
C.冬半年沙尘暴频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