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甲乙丙三幅图组成,乙图是甲图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
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
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
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小题2】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
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
【小题3】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  )
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B.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C.使冻土期延长D.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C.径流季节变化小D.冬季多凌汛
【小题2】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①排水不畅 ②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 ③降水丰富 ④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类型均有的环节是      
(2)修建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有哪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的多少与地形无关
C.环节③基本态势与海陆分布无关
D.环节④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39°N附近某地区M河流域简图。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区的主要原因。
(2)试解释M河乙河段成为时令河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图示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并任选一条河分析其水文特征的成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示意世界甲、乙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小题1】图中甲、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降水B.土壤;水源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小题2】下列关于甲区域所在大洲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B.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小题2】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且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似已经消失。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形式  ,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2)有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