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增减水是因强风作用或气压驟变,表层湖水从湖泊背风岸移至迎风岸的现象。风把动量传给湖水形成漂流,表层湖水便从背风岸移动到迎风岸,迎风岸水位上升,即增水现象;同时,背风岸水位下降即达水现象。一岸增水,一岸减水,必然造成两岸水位差,湖面变成倾斜状态。下图为湖泊增减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下形成与漂流流向相反的补偿流B.湖泊表层漂流流向背风岸
C.倾斜的湖面有利于漂流作用D.只要有风就会在湖泊表层形成漂流
【小题2】影响湖泊增减水水位变幅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①风力强弱②湖盆形态③湖泊深度④湖泊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表”,完成下题。

对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北京供水结构中,跨流域调水的供水量增长最快
B.近年来,北京生活用水比重略有下降,但始终占最大比重
C.近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北京生产用水结构变化明显
D.目前,北京供水结构合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实现了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B.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左图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右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比较两幅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A.补充地下水B.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C.解决城市洪灾D.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C.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D.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箭头表示 ( )
A.蒸发B.径流C.降水D.下渗
【小题2】图中序号表示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在城市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序号所示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
A.①减少B.②减少C.③增加D.④增加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一般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蒸发越大。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值可能是
A.-130mmB.-140mmC.-145mmD.-160mm
【小题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
A.自西向东逐渐增大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C.东南部变化较小D.中部未发生变化
【小题3】影响淮河流域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干旱,太阳辐射弱B.地形平坦,风速小
C.降水较多,气温低D.降水较多,湿度大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坦桑尼亚电力供应不足,水电发展潜力大。图14中左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基戈马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坦桑尼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分析坦桑尼亚西部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出坦桑尼亚西部水电站发电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华南地区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示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
A.AB.BC.CD.D
【小题2】当河流水位处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水土流失B.滑坡C.咸潮D.凌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小题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