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左图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右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比较两幅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A.补充地下水
B.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C.解决城市洪灾
D.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9 03:1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储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将收集和积储的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芝加哥则利用收集、积储的雨水冲厕所和清洁车辆。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直接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
【小题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 )
A.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的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同类题2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后来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D.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小题2】随着圣彼得堡市的建造,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舒缓了因海湾水浅而倒灌进入该市的海水,该市开凿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水运压力
B.便于城区用水
C.缓解城市内涝
D.建造特色景观
同类题3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采用“植生滞留槽”前相比,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A.水汽蒸发较多
B.大气降水量较多
C.地表径流较多
D.地表水下渗增加
【小题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内涝
B.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C.美化环境
D.灌溉绿化带
同类题4
2015年5月10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五四广场举行。目前岛城正创建海绵型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改善。下图中a~g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增加
B.b减少
C.f增加
D.e增加
【小题2】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环节c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②环节d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
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g ④环节b将由夏季风来完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同类题5
读“城市路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漫画中柏油路
A.阻断了地表雨水下渗
B.不利于地面径流形成
C.有利于地下水的蒸发
D.不易形成城市内涝
【小题2】利于水循环的市政建设有
①减少绿地面积
②建雨水花园
③水泥路面代替柏油路
④路面用透水砖
⑤加大景观水体面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