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小题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洞里萨河将甲湖和乙河连接起来,下列季节湖水与河水流向对应正确的是(    )
①5月-  10月甲流向乙 ②5-10月乙流向甲
③11月一次年4月甲流向乙  ④11-次年4月乙流向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下列原因会导致丙处三角洲面积缩小的是(    )
①乙河上游建水库    ②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降低
③多全球气候变暖    ④区域内降水量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深的是
A.蒸发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
B   D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3)甲处的地表形态(地貌)是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  (甲、乙)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甲图中的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正处在汛期B.该河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C.该河容易出现凌汛现象D.该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
【小题2】假如在图中F处作一河床横剖面,下面能正确反映该河床横剖面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B.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
C.蒸发、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下渗、雨水直接利用
D.下渗、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雨水直接利用
【小题2】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
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水循环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1)有学者认为该地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推测其依据。
(2)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为50亿立方米时的湖泊面积约为(  )
A.1100平方千米B.1500平方千米C.1800平方千米D.2000平方千米
【小题2】导致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养殖②泥沙淤积③围湖造田④气候变暖⑤引水灌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⑤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湖盆南、西、北三面环山,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区阿拉山山口,东部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连。近年来,该湖流域盐业发展迅速,已成为A县的支柱产业。艾比湖湖底平坦,水位较浅,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3—4月水位较高,7—10月水位较低。亚欧大陆桥古尔图至阿拉山口段从艾比湖的西南边缘通过。湖面变化对沿湖铁路线有直接影响。下图为艾比湖流域示意图。

(1)简述艾比湖湖面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2)推断湖面变化对沿湖铁路的影响。
(3)盐业开发对该地区有利有弊。选择其中一方面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50°N以北区域主要地形特征,指出这种地形对该区域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2)判断图中甲河段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分析原因。
(3)说出该河流三角洲地区的围海造陆工程对当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