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① ②
③ ⑤
⑥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 和 。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太阳辐射、风力) 。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 (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① ②
③ ⑤
⑥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 和 。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太阳辐射、风力) 。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 (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直线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过程。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 ;C 。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 环节。
(3)、海陆间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 。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

(1)、在图中直线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过程。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 ;C 。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 环节。
(3)、海陆间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 。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
2015年0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每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最广泛的环节是

【小题1】导致每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从长江汇入水量大量减少 | B.湖水大量下渗 |
C.大量湖水汇入长江 | D.湖水强烈蒸发 |
A.地表径流 | B.下渗 |
C.蒸发 | D.降水 |
2011年8月30日,持续强降水使海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次降水量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大体是()
【小题2】此次海南降水的主要是( )

【小题1】此次降水量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大体是()
A.东多西少 | B.南多北少 |
C.中间多四周少 | D.沿海多内陆少 |
A.亚欧大陆湿润空气南下 |
B.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 |
C.赤道湿热大气对流上升 |
D.太平洋上的湿热空气 |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水的社会循环()
【小题2】图中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小题3】污水再生回用()

【小题1】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
B.只适用于城市 |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
D.属于节流措施 |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小题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
【小题3】下列地区循环最活跃的是 ( )
【小题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 B.海陆间循环 |
C.地壳物质循环 |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
A.河流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冰川水 |
A.南极大陆 | B.长江流域 | C.亚马孙河流域 | D.撒哈拉沙漠 |
2012年9月,中国和尼加拉瓜决定联合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该运河预计将比巴拿马运河更宽更深,可通行25万吨级的油轮和集装箱船。下图为尼加拉瓜运河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圣胡安河流量季节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小题2】运河选址的有利条件有
【小题3】该运河修建后,对运河所在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小题1】圣胡安河流量季节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小,蒸发弱 |
B.流域内年降水总量大 |
C.流域内湖泊调蓄径流作用显著 |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
A.有天然河流、湖泊可以利用 | B.地处狭窄区域,地形较平坦 |
C.沿线人口多、施工劳力充足 | D.径流量较大,通航时间较长 |
A.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 B.陆上运输将萎缩 |
C.促进非农人口增加 | D.农业产值将下降 |
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是()
【小题2】图甲所示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产棉区,根据材料分析,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 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③产棉区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丰富
【小题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植被破坏
【小题4】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是()
A.雨水 | B.高山冰雪融水 | C.湖泊水 | D.地下水 |
①光照充足 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③产棉区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植被破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
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 |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