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2-04 04:2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水汽输送
【小题2】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cm
C.强降雨2小时后,5、15、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小题3】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马尾松林层结构单一,导致森林的拦蓄降水能力减弱
B.降水强度比以前增大
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
D.红壤土质疏松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东南亚局部图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分层设色地形图。
材料二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澜湄合作)六国领导人首次在海南三亚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开展会议,共商合作方向。
(1)澜沧江—湄公河流向为
,判断依据是
。(2分)
(2)图中城市主要沿
布局。(1分)
(3)当江淮地区进入伏旱时,A地气候特征为
,易发生
灾害。(2分)
(4)A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对其发展最有利的技术经济条件是
。(2分)
(5)说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方向。
(3分)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___________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循环,其中 ②环节是指_________。 如果④表示长江,则其_________岸受侵蚀较严重。
同类题4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小题2】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同类题5
下图是咸海附近地区示意图。 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判断,该地区河流( )
①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图兰平原高低不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