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河流上游、下游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小题2】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公里,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水循环类型属_______________,水循环环节中A代表___________。
(2)图中丙处地貌是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地形是_______,地形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丁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储油为______,储水为_______。
(5)若该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则流经该地沿岸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A.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B.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
C.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D.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陆间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
A.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海洋水体的更新
C.阻隔海陆之间的能量交换
D.降低了表层海水的温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B是:  ,A、B、C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油的是 ,利于储水的是填字母) 
(2)从地形上看,A处是   ,成因是
(3)字母a-b-c-d表示的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其中字母b表示的环节是  
(4)开挖隧道选择在    (填地质构造名称)处,理由是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为亚洲某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推理依据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引河水灌溉,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主要优点。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4)依据图乙说明该地乳畜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的性质分别为
A.冰川侵蚀--淡水
B.断层陷落--淡水
C.地壳运动--咸水
D.火山活动--咸水
【小题2】图示湖泊位于
A.俄罗斯
B.蒙古
C.美国
D.加拿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