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小题2】M的值可能为

【小题1】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A.平原地区 | 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
C.高原地区 | 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国土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2014年总人口为5041.85万。韩国矿产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韩国海岸线的特点,说出其对港口分布的影响。
(2)描述韩国重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1)指出韩国海岸线的特点,说出其对港口分布的影响。
(2)描述韩国重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河长居全国第6位,流域面积居全国第7位,但年径流量排在全国第3位,水能蕴藏量仅干流即居全国第2位。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都居全国甚至世界各大江河之首,仅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就可以建装机超过3 000万千瓦的超级水电站,发电量是三峡的两倍以上。
【材料二】2010年9月27日,总装机51万千瓦时的藏木水电站在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正式开工建设。11月12日,素有“天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首次被施工截流,标志着西藏的藏木水电站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藏木电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水电站工程预计总投资78.97亿元,规划安装6台85兆瓦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组有望2014年投产发电。
【材料三】修建水电站的加查县属于山南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中游,这里河谷开阔,是西藏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南地区是西藏最早掌握垦荒种地、水利灌溉、烧制陶器等技术的地区,产生过西藏历史上许多项“第一”。
(1)从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归纳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2)雅鲁藏布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目前却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试分析其原因。
(3)藏木水电站的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在雅鲁藏布江上建水电站曾经引发很多争议,你认为藏木水电站的建设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河长居全国第6位,流域面积居全国第7位,但年径流量排在全国第3位,水能蕴藏量仅干流即居全国第2位。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都居全国甚至世界各大江河之首,仅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就可以建装机超过3 000万千瓦的超级水电站,发电量是三峡的两倍以上。
【材料二】2010年9月27日,总装机51万千瓦时的藏木水电站在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正式开工建设。11月12日,素有“天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首次被施工截流,标志着西藏的藏木水电站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藏木电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水电站工程预计总投资78.97亿元,规划安装6台85兆瓦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组有望2014年投产发电。
【材料三】修建水电站的加查县属于山南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中游,这里河谷开阔,是西藏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南地区是西藏最早掌握垦荒种地、水利灌溉、烧制陶器等技术的地区,产生过西藏历史上许多项“第一”。
(1)从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归纳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2)雅鲁藏布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目前却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试分析其原因。
(3)藏木水电站的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在雅鲁藏布江上建水电站曾经引发很多争议,你认为藏木水电站的建设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起点新疆克什,终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千米(如下左图),北接“丝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丝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下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与瓜达尔相比,说明喀什的降水量特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推断印度河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材料一: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起点新疆克什,终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千米(如下左图),北接“丝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丝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下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与瓜达尔相比,说明喀什的降水量特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推断印度河水位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小题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小题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即雨水下渗至土壤中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蓝水和绿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绿水
【小题3】地表植被减少会造成
【小题1】关于蓝水和绿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的根本不同 | B.蓝水数量一定大于绿水数量 |
C.干旱区绿水比重大 | D.绿水比重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
A.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
C.吸收地面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
D.更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
A.绿水比例增大 | B.蓝水比例增大 |
C.蓝水和绿水比例无明显变化 | D.降水增多 |
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盆地中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
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并经由湖泊南部的西洱河流出,最终汇入澜沧江。一山一湖孕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也哺育了沿岸的白族人民。然而,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湖泊水位一度下降至历史最低的1970.52 米,降幅达到近3 米,湖泊水量减少了五分之一。图14 为云南省和洱海地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云南省是我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分析其成因。
(3)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4)说出漾濞的降水量高于排营的原因。
(5)说出洱海水量支出的主要途径,并简述洱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盆地中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发源于此
的众多溪流汇入洱海,并经由湖泊南部的西洱河流出,最终汇入澜沧江。一山一湖孕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也哺育了沿岸的白族人民。然而,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湖泊水位一度下降至历史最低的1970.52 米,降幅达到近3 米,湖泊水量减少了五分之一。图14 为云南省和洱海地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云南省是我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分析其成因。
(3)简述点苍山东麓河流的特征。

(4)说出漾濞的降水量高于排营的原因。
(5)说出洱海水量支出的主要途径,并简述洱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