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图甲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图乙为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1)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季节变化曲线图,该地区降水量为682.4mm,可能蒸发量为1802.4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最干燥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根据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
A.冬季河流结冰期长
B.夏季伏旱现象严重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度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北半球四条河流径流季节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四条河流,哪一条河流最有可能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
A.aB.bC.cD.d
【小题2】a 河最有可能是我国哪个地区河流
A.西北内陆地区B.东北平原地区
C.西南三省区D.华北平原地区
【小题3】关于 c 河流域棉花生产条件的叙述错误的
A.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B.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C.晴天多,光照足
D.规模生产,商品率高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集水工程,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B.冰雪融水
C.湖泊水D.河流水
【小题2】吐鲁番盆地坎儿井之所以用暗渠输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B.减少蒸发损耗
C.利用地势自流D.节约成本
【小题3】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图中IV—V—VI,水质从优到劣)”,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河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较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并分析原因
(3)为提高图示河段水质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武汉和开罗的降水量、蒸发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小题1】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雨类型主要是:
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小题2】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B.C.D.
【小题3】位于同—纬度的开罗,降水量和蒸发量均与武汉相差悬殊,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地势高,空气对流运动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北地区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冰川冰雪融水
C.湖泊水D.深层地下水
【小题2】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综合治理之前黄淮海平原上辛店洼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据图回答。

②线表示的河流水位一般出现在:
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D.冬春季节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省区域图。其北部为 “三江并流”地区,“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大江在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产品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三江并流”的成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
(3)针对云南干旱缺水的现状,有专家提出修建“滇中引水”工程,然而这一工程经过多年规划,屡遭搁浅。对此你持何观点?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二中,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C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A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在图二中A、 B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B)和温带落叶阔叶林(A)。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3)读图二,A地和北京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4)图二中E、F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 ,读图可知,E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形成原因是
(5)图一是图二中B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
①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乙为 。从地貌形态看,甲为谷地,简要说明甲处地貌形成原因   
②丙处是 地貌,丁处是    地貌,从地质作用看,丙、丁处地貌是由 作用形成的。
③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处,原因是    。如果要找石油和天然气宜选择在   处,找地下水宜选择在    处。
④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会使水循环中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